后河野外考察(5.26-5.29)

发布日期:2021-05-30 16:46
浏览次数:56
 
       后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位于湖北省西南部的五峰土家族自治县中南部,属于湖北、湖南两省交界的武陵山东段余脉的一部分山地,地理坐标为东经110°29′-110°41′,北纬30°2′-30°9′。后河保护区是我国生物多样性的关键地区,具有非常重要的保护价值和研究价值。
图1.行车途中
       此次野外考察以回声定位蝙蝠为主,实地调查小组由罗金红老师、付子英老师、周权老师及韩洋洋、汪慧敏、王冲凯、崔钟丹四位研究生组成。大家于5月26日早上从生科院出发,经过7、8个小时车程到达目的地,一夜的休整后,第二天我们就开始了第一个山洞的探索。第一山洞位于自然保护区的核心区,我们进入洞穴深处,在这里我们发现了皮氏菊头蝠以及发click声的金丝雀。
图2.山洞内景
图3.超声录制中
       之后的几天我们又陆陆续续地探索了四五个洞,此次实地考察共发现回声定位蝙蝠3种,优势种群2种,为皮氏菊头蝠(Rhinolophus pearsonii)及大蹄蝠(Hipposideros armiger)。皮氏菊头蝠与其他菊头蝠种类相同,具有代表性的三角形鼻叶结构,其发声主频约为60 kHz,发声时程约53 ms。大蹄蝠主要特征是鼻叶结构复杂,其发声主频约为70 kHz,发声时程约10 ms。另外在对山洞整体环境进行录音时,发现一种发声频率为80 kHz、时程>50 ms的回声定位信号,由于未拍摄到相关照片,根据发声信号特征我们初步判断其为中华菊头蝠(Rhinolophus sinicus)。
图4.皮氏菊头蝠(Rhinolophus pearsonii )
       经过三天的野外考察,我们于2021年5月29日返回武汉,此次野外考察圆满落幕。
图6.集体合照